9月15日,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相關人員在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透露,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將于近期發布。這距離北京市發布氫能產業政策和項目僅一周時間,距離廣州市發布《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一個半月。
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產氫約2200萬噸,占世界氫產量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我國氫能產業近年來掀起發展熱潮,目前,全國各省市規劃的氫燃料電池產業園數量超40個,廣州、北京、上海相繼出臺氫能產業規劃,爭奪行業引領地位。
日前,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區城市申報已啟動,上海、北京、山東、山西等地已明確申報或出臺申報方案,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申報工作的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正式文件出臺已進入倒計時。
北上廣爭先規劃氫能產業
7月30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正式提出打造“一核、一樞紐、三基地”的產業布局,瞄準建設大灣區氫能產業中心、網絡樞紐和氫能交易中心的戰略定位,將廣州建成我國南部地區氫能樞紐。
按照規劃,到2022年,廣州市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200億元以上。到2025年,初步建成廣州氫能樞紐、產業集聚中心和比較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培育廣州氫能及燃料電池相關企業超過100家,公交、環衛領域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30%,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千輛級規模的商業化推廣應用,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600億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加氫站100座以上,實現產值預計2000億元以上。
9月8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大興作為北京南部高端制造業的重要承載區,立足“三區一門戶”功能定位,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引領區為目標,建設國際標準、世界一流的氫能示范區。
按照規劃,北京市預計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即將于近期發布的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到,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目標,即規劃加氫站近100座,建成運行3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1000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
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氫能源車數量達到5萬輛,加氫站數量200座;2026年至2035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加氫站數量達1500座,實現燃料電池車1500萬輛。而根據北京、上海、廣州三市的規劃,氫能產業產值占比將達到總產值的20%以上。
龍頭企業引領氫能產業規劃落地
近年來,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氫能行業發展極為迅猛,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在近十年間出現大幅增長。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氫能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已達529家,同比增長47.76%,5年時間增長了457%。截至2020年8月,我國氫能領域相關的企業共2196家,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以超過380家的企業數量排名第一,占全國總量的17.34%,江蘇、山東分別以超過200家和150家的企業數量排名第二和第三。
不僅擁有氫能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廣東省還是加氫站分布數量最多的省份。截至今年7月,中國累計建成加氫站76座,投入運營的有52座。其中,廣東省擁有量最大,有15座運營,17座在建。在廣州,發展氫能產業不僅有著較好的工業基礎,還包括近海城市化工企業擁有低純度副產氫資源。目前,廣州市制氫資源量約占全省10%,年制氫能力超過10萬噸。
在廣州市氫能產業規劃發布之前,廣汽集團已經率先發布了旗下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Aion LX Fuel Cell,并宣布廣汽氫能源車將于今年內開始示范運行。作為龍頭車企,廣汽集團成為“三基地”的重要參與者,以廣汽集團番禺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為依托,參與打造番禺燃料電池乘用車研發制造基地。
在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也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做好了準備。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有一批氫能核心技術企業落戶,示范區可享受中關村、國家創新政策及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政策,氫能產業基礎雄厚,政策環境優越。由北汽福田牽頭,聯合產業鏈優勢資源,將打造全國第一家燃料電池商用車全棧式解決方案供應商,并計劃通過5—10年時間成為“國內領先、區域協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2020年7月,中日(上海)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將建設一個以氫能產業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上汽集團與中國寶武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共同打造國家級氫能產業示范區,共同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在示范區內落地,并在未來五年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實現1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